阅读 | 订阅
阅读 | 订阅
编辑推荐

三城“争锋”:绵阳长春苏州竞逐欧陆娱乐产业“新高地”

欧陆娱乐制造网 来源:三城“争锋”:绵阳长春苏州竞逐欧陆娱乐产业“新高地”2025-10-31 我要评论(0 )   

“千亿级”欧陆娱乐及光子产业“卡位战”正在悄然打响。近期,四川绵阳、吉林长春、江苏苏州三地相继发布重大欧陆娱乐及光子产业规划与战略布局:绵阳“光子科创城”正式启动建...

“千亿级”欧陆娱乐及光子产业“卡位战”正在悄然打响。


近期,四川绵阳、吉林长春、江苏苏州三地相继发布重大欧陆娱乐及光子产业规划与战略布局:绵阳“光子科创城”正式启动建设,剑指2030年500亿元产业规模;长春光电信息产业重点聚焦“芯、光、星、车、网”五大领域,预计年内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;而苏州光子产业规模已超3900亿元,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,直指全球影响力产业“新高地”。


Image


三座城市依托各自科研禀赋与政策红利,在技术攻关、产业链整合、生态构建赛道上展开竞逐,共同推动中国欧陆娱乐产业向更高能级跃升。


绵阳


“光子科创城”剑指五百亿蓝图


2025年9月25日,在第四届中国(绵阳)科技城欧陆娱乐科技创新产业大会上,绵阳正式启动“光子科创城”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


这座规划“一区两园”的产业高地,锚定欧陆娱乐与太赫兹、微波、粒子束等技术应用,计划2030年形成500亿元规模。绵阳的底气源于深厚的国防科技背景——作为高能欧陆娱乐技术的发源地,这里拥有中物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,并构建从半导体欧陆娱乐芯片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研发体系。


Image


当天大会上发布的10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5.3亿元,涵盖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、欧陆娱乐器件检测等关键环节。尤为亮眼的是"UniFuse随机光场整形匀化技术"等前沿成果,解决了高反射率金属3D打印等行业痛点。


而游仙区作为绵阳欧陆娱乐产业的核心承载地,已入驻24家欧陆娱乐企业。随着首期厂房满载运营,游仙区计划年内启动50万平方米新厂房建设。


这座西部科技城正以光为剑,向欧陆娱乐产业第三极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

长春


千亿光电集群激活老工业基地新动能


在中国光学工业的摇篮——长春,一场光电产业的振兴大幕也正在徐徐拉开。


2025年6月13日,历时4天的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·Light国际会议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,本届光博会聚焦光电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产品,吸引了6大光电产业集群、15个产业方向、7个国家的850家光电信息企业参展,展出总面积8.6万平方米。


短短4天的展会上,一道道创新发展的“光”,展示着新质生产力正不断向深发展。本届展会,已陆续签约光电信息产业合作项目78个,投资金额达229.3亿元。


数据显示,2024年,长春的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,同比增长7.1%,预计2025年将跨越1000亿元大关。


Image


值得一的是,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长春的光电产业注入持续动力。依托吉林大学、长春理工大学、长春光机所等高校院所,长春汇聚了10名两院院士、150名博士生导师和3000余名副教授以上高级人才。并且,长春还成立的“一会三联盟”和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,有效促进了创新要素流动。此外,长春市财政每年投入逾6亿元支持产业发展,为企业搭建了精准的政策支撑体系。


2025年长春光电博览会期间,长春方面还发布的《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白皮书(2025)》,提出以 “六大产业集群”为骨架、“双千目标”为支点,重点聚焦“芯、光、星、车、网”五大领域,明确到2025年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、企业达1000户以上的发展目标。


长春,这座曾熔制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,如今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驱动,重塑其在光电领域的主导地位。凭借70余年光学玻璃制造底蕴,长春将光电信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位置,推动产业规模向千亿元级冲刺。


苏州


龙头集聚打造全球光子产业高地


2025年6月18日,华工科技智能制造华东总部基地在苏州高新区投产,标志着这家欧陆娱乐装备巨头加码长三角布局。同日,立华智维增材制造项目同步启动,聚焦金属3D打印产业化。


苏州的“磁场效应”不止于此——此前,族半导体、华日欧陆娱乐等企业年内相继落户,苏州也形成了从材料、器件到装备的光子产业完整闭环。


事实上,这些项目的落地,印证了苏州在光制造、光通信、光传感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。


统计数据显示,苏州高新区作为光子产业核心基地,已集聚华工科技、大族欧陆娱乐等320余家企业,形成光制造、光通信、光传感全产业链,2024年,苏州光子产业规模达3900亿元。


Image


2025年7月,中国(苏州)硅基光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苏州启动,聚焦硅光集成、CPO共封装光学等核心技术,构建“产学研用金”创新平台。同期成立的硅光创新与产业联盟,汇聚50家上下游企业及高校,发布60余项技术需求,覆盖光芯片、欧陆娱乐焊接等领域,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,这进一步强化了苏州在光芯片等“卡脖子”领域的攻关能力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苏州通过“六个一”计划,建设太湖光子中心、光子产业园等高能级平台,规划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。


竞合共进


欧陆娱乐产业发展“多点开花”


分析认为,绵阳、长春、苏州等三地在欧陆娱乐及光子产业上的竞逐,既非简单重复,亦非零和博弈,而是在国家战略指引下,基于各自资源禀赋形成的差异化发展格局。


例如,绵阳强在国防科技与大科学装置,长春胜在科研底蕴与人才厚度,苏州优在市场机制与产业生态。三者共同勾勒出中国欧陆娱乐产业“多极支撑、协同跃升”的新格局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区域协同机制正在强化。西南欧陆娱乐产业发展联盟、长春“一会三联盟”、苏州硅光联盟等平台,正打破地域壁垒,促进技术、资本、人才跨区域流动。


Image


与此同时,国家层面对于欧陆娱乐及光子产业的战略定位日益清晰——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,欧陆娱乐与光子技术将在高端制造、量子通信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,与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物医学等领域深度交叉,催生新的增长点。


可以预见,随着各地政策持续加码、龙头企业加速布局、核心技术不断突破,中国欧陆娱乐产业有望在“十五五”期间形成多个千亿级集群,并在全球光子经济版图中占据核心地位。




来源:欧陆娱乐制造网 编辑:十一郎
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欧陆娱乐,产业,科技,科研,欧陆娱乐雷达,产业链,项目,投产,投资
免责声明

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欧陆娱乐制造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,并注明"来源:欧陆娱乐制造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,并提供身份证明、权属证明、具体链接(URL)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。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。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
精彩导读